返回入口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梅州教育城域网
 
  您的位置: 首页 家园 多元智能 理论与实践 正文  
不应被遗忘的第九种智能
发布时间 : 2009-09-10  点击:

-----浅议多元智能理论中存在的智能

沈致隆
北京工商大学

 

摘要:本文根据加德纳关于存在智能的论述和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的主要观点,讨论了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人类第九种智能-----存在智能存在与否的问题。文章认为,存在智能是一种哲学智能,与存在主义哲学有密切的联系,在古典和现代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中有广泛地体现和应用,不但存在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对于今天中国加强大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不应该被遗忘。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存在智能、存在主义哲学、思想道德教育

 

加德纳教授2003年在《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年》的演讲中说:“到目前为止,我仍然坚持自己提出的八又二分之一种智能。”他说的八种智能,就是众所周知的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博物学家智能,它们已经被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无数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不厌其烦地重复、引用,在基础教育界甚至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

但是那“二分之一种智能”,也就是加德纳经过多年研究和探索,1996年提出,1999年正式发表,2004年增强了对它的信心的存在智能,命运却完全相反,被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所数人所遗忘或者忽视。在一万个中外研究者中,可能有九千九百九十八人忘记了它,剩下的两个人还有一个怀疑它,只有最后一个在关注它,研究它,显得形单影只,十分孤立。

笔者对此感到不解。

因为它还没有确定,只是二分之一智能,就应该置若罔闻吗?不妥,二分之一部等于零,是数学常识,四舍五入还可近四等予以,不应该被省略而忽略不计。说二分之一,只能表明加德纳谦虚谨慎的为人、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并不等于他认为存在智能没有存在的可能性。即使是这二分之一,也是从上百个智能候选者中挑选出来的,我们怎能轻易否定它呢?加德纳紧接着上文“我仍然坚持自己提出的八又二分之一种智能”之后,马上就声明:“但是我敢断言有那么一天,只能的数目将会增加。”我认为,最有可能增加的,就是存在智能。二分之一与零比起来,还是前者候补进智能名单的可能性要大。

一、什么是存在智能

有人说“存在智能则带有明显的神秘色彩,显得似是而非。“明显是批评的态度。”“似是”,说明文章的作者承认加德纳存在智能的说法合理。“而非”,却说明作者并不相信它真的存在。但除了“而非”两个字的批评植物,却再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为弄明白存在智能的问题,笔者1997年在哈佛时曾经问过加德纳教授存在智能的含义。他没有正面回答,只建议去看有关老子的书,书看过后会自然明白。从那时起,笔者就开始意识到可能是有关哲学的智能。英国诺丁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大学的讲师约翰•保罗•汤姆森博士(John Paul Thompson),在2003年准备参加在中国浙江召开饿有关多元智能理论研讨会的论文中,也认为存在智能实际上就是哲学智能。但他说的太笼统,太宽泛,我认为存在智能并非指一般的哲学智能,而是专指存在主义哲学的智能。

最稳妥的办法,还是让我们从加德纳教授的原著中找到答案。1999年在《智能重组》一书中,他用了长达近10页的篇幅,介绍有关精神智能(spiritual intelligence)和存在智能(existent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用智能的八个判据对存在智能与否进行了细致而有说服力的分析。即使如此,他还是没有最后确定存在智能的存在,表现了一个自然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但是他的论证确实极有说服力的。

“存在智能,就是对人生和宇宙终极状态的思考。)----- 存在智能的核心能力,是在直达广袤无垠的宇宙尽头为自己定位的能力,是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与存在有关的能力,如在探索生命的价值、死亡的意义、个人肉体和内心世界的最终命运之时,在被人所爱或全身心沉浸在艺术之中获得刻骨铭心的感受之时,为自己的存在定位的能力。”

“这种能力在人类已知的每一种文化中都受到重视。在各种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类,都创造了各自中宗教的、神秘的、超自然的以及哲学的体系,来处理有关存在的问题。在现代的社会了,除宗教以外,人类还从美学的、哲学的、科学的等各种角度,说明自己对于存在问题的思考。”

“早期人类最主要的认知活动之一,就是思考并力图弄懂与存在有关的哲学命题,直接或间接地研究与宇宙这个主题有关的远古的艺术、舞蹈、神话和戏剧的存在含义。

但直到真正的宗教和系统的哲学理论出现之后,人们才开始用语言直接讨论有关存在的问题。此前的神话和戏剧,可以被认为是讨论存在问题的间接方式。认识存在的能力和掌握语言的能力,都是人类的特征,是人类与其他生物最大的差异。”

笔者2003年年底曾经去信问加德纳,存在智能的概念,与存在主义哲学及其源头的几位欧洲代表人物如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等人的理论,或者与以老子为代表的中国道家的哲学思想,究竟有何关系。加德纳的来信这样回答:

“虽然当我选择‘存在’作为智能的名称时,很清楚地知道你信中提到的那些哲学家所做地工作,但是存在智能和任何特定欧洲哲学家或中国哲学家之间,并没有非常密切的直接关系。我只是想强调一个事实,那就是所有的人类个体,有时都会思考生命的意义等一类问题。只不过你信中提到的那些哲学家,曾经将这些问题纳入自己研究范围的中心。”

这些论述虽然似乎神秘而抽象,但认真思考,其含义却并不复杂。

按照加德纳教授的说法,自远古以来,人类就对生命、死亡和终极现实提出了疑问,并具有探索这些问题的倾向,无数考古发现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他虽然没有对存在智能进行充分的界定,也没有最后完全肯定该智能的存在,但提出了存在智能要解决的,是关于“人类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有生命的起源、生命价值和死亡的意义、宇宙的奥秘等第。人类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敏感性和能力,就是在存在智能。他让笔者读老子,就是因为这些问题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哲学范畴。很明显,这种智能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加德纳教授在给笔者的来信中,认为存在智能与特定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没有“非常密切的直接关系”,但并不等于认为没有联系。经过以下对比我们可以知道,存在智能其实就是哲学智能,或者是各派哲学和各路宗教创始人、各种古希腊和中国古代的神话编撰者思考有关问题时所运用的智能。

联想到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直到70年代,发起于哲学然后影响到美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的存在主义思潮,笔者越发感到探索这种智能存在与否的重要性。的确,谁没有生老病死?谁能不思考生命与死亡的价值和意义?人不可能总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高峰体验”,不可能总是处于这种体验时的狂喜、顿悟和极大的幸福感之中。哪里有人生的痛苦、孤独、压抑、烦恼、焦虑和绝望,哪里就有存在的哲学思考,就需要存在智能。加德纳教授说得对,“认识存在的能力和掌握语言的能力,都是人类的特征,是人类与其他生物最大的差异。”

要了解存在智能,不可不首先认识存在主义思潮。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在西方现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读者熟悉的一系列闪光的名字,如黑格尔、尼采、叔本华、萨特、海德格尔、弗洛依德等人的理论,无论起生存的年代在存在主义哲学诞生之前还是在诞生之后,都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有关。

“存在主义把存在当作哲学研究的对象,认为个人存在是一切存在的出发,人真正的存在,可以原为先于主客体区分的个人的纯粹的意识活动,由此可展现出世界的存在;人的存在不同于物的存在,认得村子就是不断地选择和创造,也就是人的自由,人就是在自由的创造活动中获得自己的规定性和本质,故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还认为人的本质的存在不能用传统的理性的方法却认识,只能通过揭示估计、畏惧、烦恼、死亡等非理性的体验去领会。”

虽然西方哲学上“存在”的概念非常早。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都曾经使用过这个词,但,现代存在主义思潮的雏形,发起于19世纪的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锅尔(Kierkegaard,1813-1855),他可以说是第一个真正的存在主义者。克尔恺锅尔与叔本华、尼采一样,都具有非理性的色彩。他强烈关注生命和人生的问题,研究的焦点始终是人,人的存在,人的选择,怎样做人。

虽然1927年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发表《存在与时间》,标志着存在主义正式登上哲学史的舞台。但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真正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强烈的影响,广泛流行,则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始,特别是法国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萨特的不朽名著《存在与虚无》发表之后的事。

当然,存在主义有许多不同的流派,但以上《辞海》所介绍的存在主义的主张,明显地体现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法国哲学家萨特的思想中。

“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强调指出,人与其他存在物是不同的。人不象其他存在物那样具有固定的、不变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由他自己的存在过程决定的。人用一生的所作所为,决定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人也不象其他事物那样,有一个事先预定的本质决定他的存在。人的存在,取决于他自己的选择。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是一个自我显示的过程,他的本质就是这一显示过程的内容,只要这个过程没有结束,就能够改变自己。归根结底,存在决定了人的本质。

如果说海德格尔提出了“人的存在就是他的本质”,萨特则进一步提出“存在先于本质”的论断,更加强调存在的主观性,哲学的主观性,意思就是海德格尔提出的人的“选择”,是极为自由和自觉的。

如果说加德纳教授的存在智能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区别的话,就是加德纳教授的存在智能更加强调认识客观存在和主观感受的能力,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比较重视人主观的作用和因此产生的效果。

至于加德纳提到的存在智能与道家哲学的关系,我想《老子》第一章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以及第四十二章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都是与存在有关的哲学命题。

加德纳教授说“在各种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类,都创造了自己各自宗教的、神秘的、超自然的以及哲学的体系,来处理有关存在的问题”。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就是中国人在古代创造的处理有关存在问题的哲学体系。

二、 存在智能可能真的存在

存在主义思潮广泛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及60年代的西欧和美国。它不仅仅是是一种哲学思想,而且几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渗透于意识形态、文学、艺术、饮食、家庭关系等许多方面。哲学史上没有哪一个流派,产生过如此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具有如此明显的时代精神。究其原因,主要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欧人民经历了残酷和恐怖的战争之后,特别是在充分地体验了恐惧、焦虑、孤独、痛苦、无助等困境之后,对于人的存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人们开始反思人的存在的意义,反思人的选择的意义。很多人在问自己,在法西斯的暴力面前,有没有坚持真理?有没有根据自己的良心救助受害者,反抗纳粹的残酷和野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在选择时都显示了自己的存在。这种选择往往能决定生与死,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烦恼、彷徨、悔恨、无奈等心态。这些感情经历以及有关的选择、责任等等生存活动,都是存在主义的主题。存在主义与经历了残酷战争之后人们所需要的人道主义、自主意识相呼应,得以广泛流行。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加德纳教授的存在智能与存在主义哲学之间,虽然有差异,但也有着明显的联系和共同之处。

加德纳教授的存在智能是“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人生和宇宙的终极状态”,思考“生命的价值、死亡的意义、个人肉体和内心世界的最终命运”的能力,“是在直达广袤无垠的宇宙尽头为自己定位的能力,是人类的生活环境中与存在有关的能力。”很明显,这种能力对于现实存在主义的理想和主张:“人的本质的存在不能用传统的理性的方法去认识,只能通过揭示孤寂、畏惧、烦恼、死亡等非理性的体验去领会“,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且这些能力,就是克尔恺锅尔回答自己研究的问题所具备的能力。

对加德纳教授的一生特别是对他的青少年时期影响最大的时间有两个,一是纳粹大屠杀,二是他哥哥爱瑞克的意外死亡。这两件是促使他从小就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人类个体存在的位置。

不到10岁的时候,加德纳教授就拿自己和哥哥的角色作了换位思考,向自己提出许多存在主义的哲学问题。因为8岁的爱瑞克轻易地死于事故,加德纳教授由此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不可避免地过早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死亡的意义。

10岁以后,当他从父母的口中知道了更多有关纳粹大屠杀的悲惨事件,他有思考起整个民族的存在和亲友们在纳粹铁蹄下的悲惨命运,年幼的加德纳因此不断的反复地思考“这是为什么?”。

虽然加德纳出生的时候,他的家庭已经虎口脱险,但是他好像也体验到了亲友和犹太族同胞当年在欧洲的恐惧、焦虑、孤独、痛苦、无助等困境,对于人的存在,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成人一样开始反思人的存在的意义,反思人的选择的意义。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从小就在霍华德心中萌发,小小的年纪他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担和责任,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最后导致他在多元智能理论研究中提出了存在智能。

萨特影响了几代法国哲学家的《存在与虚无》一书,就是论著人的存在,论述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它告诉人们:人不是一个实体,而是意识,命里注定要自由选择自己的行动。不管命运多么残酷,人们都有权利粉碎它。只有人的自由选择,才能赋予存在以意义,而人完全能够成为自己行为的责任人。但自由是一种重负,人必须勇敢地承担它。

所以我认为加德纳教授提出存在智能的初始原因,与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潮是有联系的。

存在智能的一个特点,是与艺术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加德纳教授在上文中定义存在智能时说得非常清楚。反过来,无数艺术作品也证明了存在智能的存在。

哲学是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艺术则是人类感性的最高形式。在加德纳教授看来,人类的存在智能,人类关于存在问题的思考,除表现于宗教教义和哲学理念和哲学理念之外,古代和现代都表现于绘画、舞蹈、神话等艺术形式之中。他还提出荷兰画家凡高、俄罗斯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等其他人认为是病态的艺术家,多曾将自己关于存在问题的思考,注入他们极具震撼力的作品之中。

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曾将他们的研究对象转向艺术,也即在艺术中探究“存在”的“真理”。

而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更是他自己的文学和戏剧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也不知是他的文学、戏剧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和人的心理给了他存在主义哲学的思考,还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了他的艺术创作,总之艺术的表现和存在主义哲学理念之间,在萨特那里是很难找出差异的。

存在主义哲学并不神秘。这由存在主义艺术家的作品可以看得很清楚。

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音乐评论家、德国语言文学家赵鑫珊先生认为,哪里有人的生老病死,有根本的孤独、压抑、烦扰、痛苦、恐惧、绝望和焦虑,哪里就必定会有存在主义哲学语言符号系统。

他还认为,一切伟大的作曲家和画家,都是作存在主义感受和思索的艺术家。在伟大的物理思想家也就是自然哲学家的工作背后,往往也有存在主义哲学作为动力。人们热爱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是因为他们的音乐都有存在主义哲学的理念,所以才显得特别深沉。

他虽然不喜欢流行音乐,却认为即便是摇滚乐,其魅力也在于提出了存在主义的哲学问题。与其说是它的旋律和节奏席卷了世界,还不如说是它提出的问题震撼了当今世界青年一代。

“与其说凡?贝多芬和凡?高是大艺术家,还不如书他们是用艺术这种独特的语言符号系统表达人的生存本体的行而上先验结构----疾病、烦扰、压抑、苦闷、孤独和死亡----的现在存在主义思潮的两位先驱。”

德国另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Jaspers,1883-1968)描述存在主义方框图和先验结构时,曾用非常简单的三句话加以概括,就是:我一定会死,我一定要受苦受难,我一定要搏斗……。他还说过,只要人还活着,人的前途就永远取决于自己。意思是在生命的每一个时刻人都面临着选择,所有的选择点组成的曲线,就是人的生命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贝多芬用音乐,证明了自己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穿过黑夜走向光明,通过斗争获得胜利”,“谁能参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难以振拔的苦难”,他比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100多年,阐明了自己关于存在的思考。

除了音乐创造本身体现的才能以外,正是因为贝多芬将深刻而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哲理写入了他的绝大部分音乐作品,才被称为乐圣,赢得了古往今来全人类的热爱。原因很简单,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每时每刻都在思考有关存在的问题。贝多芬用音乐,将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萨特等人晦涩难懂、不能“一目了然”的文字,说得简单、明了,使人一目了然。

生命与死亡是艺术的永恒主题,也是存在主义哲学或者加德纳教授存在智能关切的主题。因此艺术和哲学,艺术家和存在智能(如果有的话),应该有关系而且相当密切的关系。

我们怎能轻易否定存在智能的存在呢?

生老病死神秘吗?音乐、绘画作品神秘吗?贝多芬、莫扎特神秘吗?摇滚乐神秘吗?物理学什么吗?认真想一想它们都与我们每日的学习和生活有关。出现怀疑存在智能的观点,是因为中国研究多元智能理论的人,还没有对存在主义哲学和存在智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更没有涉足过存在主义艺术的领域,结论显得过早比照加德纳教授的论述和赵鑫珊的观点,笔者以为德国的歌德、尼采,法国的萨特、高更,罗丹,挪威的蒙克、俄罗斯的陀斯妥耶夫斯基、荷兰的凡?高、中国的鲁迅、曹雪芹等人,都可以被认为是身兼存在主义哲学家的文学艺术大师。因为他们同样在自己的诗歌、小说、杂文、音乐、美术作品中表现了有关存在的哲学思考。高更在不朽名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更直接地表明了他有关存在问题的观点。

更有意思的巧合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和文森特?凡?高的名字,就隐含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命题。他们名字中的“凡”(Van),来自于荷兰法兰德斯的地方语,意思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贝多芬的先人就是从荷兰移居德国的。凡?高本身就是荷兰人,他们都是荷兰“存在主义”家族的传人。

不仅是艺术家,科学家也是存在主义哲学命题的探索者。伟大的爱因斯坦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艺术的形象思维和哲学的深层次思考,给予了他同样的启迪。加德纳教授说:“除宗教以外,人类还从美学的、哲学的、科学的等各种角度,说明自己对于存在问题的思考。”爱因斯坦正是用科学的语言,讲述着人和物在宇宙间的存在问题。

三、存在智能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知,虽然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加德纳教授都不敢断然肯定它的存在,但直觉告诉我们,存在智能可能是存在的。不但可能存在,而且应该进行与此有关的研究和教育。

首先,既然艺术家和科学家都好似存在主义哲学的探索者,他们都需要具备较高的存在智能,培养教育怎能忽视存在智能的研究和培育呢?

其次,进入21世纪以来,心理学界呼吁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家在青少年心理问题严重、自杀现象不断出现是提出的“死亡教育”,不就是与存在智能有关的教育吗?

2002年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精神卫生年”,2003年9月1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防止自杀日”,这说明21世纪存在问题已经成了困扰全世界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00年全世界每年平均约有100万人自杀身亡,约10~20倍于此数的人自杀未遂,中国则占25%,处于平均水平以上。从统计数字看,15~34岁为自杀的高发年龄段,这段时期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易感年龄段”。

其中的15~25岁,在我国正是青少年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阶段。几次大学生局部地区的自杀统计数字都高于25%的平均数字。2001年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究所方明昭教授曾对北京7所重点大学,1所普通大学的自杀状况进行分析,表明自杀死亡已占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61.38%,1.9%学生有国自杀未遂行为。统计数据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自杀率越高。也就是说大学生的自杀率高于一般青年,研究生高于本科生,普通大学的学生高于重点大学的学生,而且越是名牌大学的学生,自杀率越高。

不仅如此,最近自杀低龄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中学生乃至小学生自杀身亡的消息,也不断见诸报端,不能不引起学校的重视。

根据笔者30多年在理工科大学的观察,凡是进行过存在主义哲理性思考的学生,凡是热爱莫扎特、贝多芬、柴科夫斯基等人充满存在主义哲理性音乐的人,自杀的倾向小一些,对待生命的态度要积极一些。

著名交响音乐指挥家李德伦生前亲口对笔者讲述过他辅导大学生欣赏交响音乐的一个小故事。他曾经收到过一位女大学生的来信,心中表达听了他讲解柴科夫斯基《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后的感受。这位女同学因为感情问题原来准备自杀,无意中听了李德伦先生边讲边播放的《悲怆》后豁然开朗,认识了生命的价值和死亡的含义,决定坚强地活下去,给为他打开了哲理性古典交响曲之间的指挥大师寄来了感谢信。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存在智能与德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当前的形势下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长篇小说《卡拉玛佐夫兄弟》中说过:“如果上帝不存在,什么事情都将是容许的。”萨特认为这句话是存在主义的起点,也就是人可以做出任何自由的选择,没有人能约束他,但同时他也要为选择承担全部后果,因为绝对自由意味着绝对的责任。当代社会青年人在片面理解萨特“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哲学理念的同时,却忽略了他的这一句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对未成年人也有不利影响。只讲自由、不讲纪律,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愿索取,不谈责任的现象非常普遍,都是与青少年容易信奉的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背道而驰的。

2005年1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提出德育工作“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2004年3月2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指出当前中小学生中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的种种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认为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于自然等基本关系。这些都需要存在智能有关的知识和教育。

结束语

虽然笔者相信存在智能的存在,但因为是哲学和心理学的门外汉,又没有胆量从头学起,更无实验条件,对于进一步探讨它的存在与否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因为我认为这一探讨绝对有价值,因此建议中国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认真讨论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理论中存在智能存在与否的问题,而不要轻易下结论否定它,更不要忘记它。如果我们能够证明这种智能的确存在,并使加德纳教授本人和世界各地的多元智能理论研究者信服,那不但是对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重大贡献,是对中国学校心理教育的贡献,也是对21世纪人类生存问题的贡献,那才是真正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成果。但愿我们的学者们在质疑多元智能理论之前,先研究一下包括存在智能之内的九种智能是否存在吧!

 

 

参考书目:
1.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81页。
2.沈致隆,对话加德纳----对多元理论我们不能简单理解,中国教育报,2004年8月5日第3版。
3.Gardner H., Intelligence Reframed,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p.60-62页。
4.沈致隆著,加德纳•艺术•多元智能,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13页。
5.《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533-544页。
6.赵鑫珊著,贝多芬之魂,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586页。
7.代小琳,高校应建立自杀快速反映对,北京晨报2004年9月9日,第2版。
8.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人民日报,2005年1月19日第一版。



2009 版权所有 梅州市莲新幼儿园

Copyright 2009 LianXi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9054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