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入口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梅州教育城域网
 
  您的位置: 首页 家园 多元智能 理论与实践 正文  
到底谁拥有智慧
发布时间 : 2009-09-10  点击:

----访中国多元智能教育协会理事长张开冰女士

   这是张开冰女士在天津讲学的题目,她说这个题目不是她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她的导师、多元智能理论创始者--加德纳教授有此一问。我们借用于此,希望通过哈佛顶级专家的这一问,引发我们教育界以及至整个社会的深省,重新解读我们自认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教育对象--孩子,深刻反思、冷静剖析我们引以为傲的基础教育,对教育的终极目的、对学校乃至社会的教育人文环境 、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一个很好的思考和定位,并付出努力。

记  者:选择这个时机、这个主题,有什么特定的意义吗?
张开冰: 今年是创办多元智能理论20周年,1983年Howard Gardner(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出版了《智能的结构》(Frames of Mind)这本书,奠定了多元智能理论基础。而今年加德纳教授刚好60岁,他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来中国推广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我这个学生和中国多元智能教育协会,都具有特殊意义。

记  者: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在逐步走向深入,教育界对多元智能理论非常重视,各个学校也迫切希望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从总体来说,理解上还不够深入,实践上有一定的困难。有关的理论培训,尤其实际操作上的具体指导,实在是太必要了。
张开冰:能够对中国MI(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提供帮助,我们非常高兴和鼓舞。其实, Howard Gardner最初是从心理学家的立场提出MI理论的。他在《智能的结构》最后一章才探讨了MI理论对教育的意义。而实际上,这些年MI理论对教育界的影响比对心理学界要大得多。加德纳教授不断地被邀请作报告,他一直是保持心理学家而非教育家的身份和立场,因为他认为他的强项并不是如何把孩子教得更好或是管理好一所学校。
    90年代中期,加德纳教授看到各地有人错误解释和实践MI理论,他觉得有必要出来说一些话,于是才更多地介入教育实践。
    加德纳教授对中国一直有很深的感情。他的著作《开放心灵》(To Open Mind)就提到了中国艺术教育的许多问题。中国人口众多,又重视教育,对多元智能理论特别热心。但在实践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误解。所以他希望能有基金或协会把正确的信息提供给对MI理论有兴趣的人士和学校,提供一个交流、提升的平台。2002年加德纳教授应亚洲文化协会邀请到香港讲学后,我们就开始了“中国多元智能教育协会”的筹办。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加德纳教授不断地完善MI理论,美国许多学校在持续地进行实践,著作、论文层出不穷,成绩有目共睹。我们希望更快地推动MI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教师间、学校间和国际间的交流。

记  者:历史发展到今天,千百年来出现过很多的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理论之一,有什么特殊性? 
张开冰:“智能”和“智力”都是intelligence,历史上对智能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和测试。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班奈(Binet)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测验,来测试孩子是资优还是有学习困难。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史顿(Stern)提出了“智商”(IQ,Intelligent Quotient),通过一系列纸笔、口语测验的考试题目,测出一个人的心理年龄,心理年龄除以他的实际年龄再乘以100,就是受测验人的智商。智商在85到115分之间叫正常人,低于70分传统上就是弱智,高过130分是天才。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有智慧的人必须有科学化的思考方式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要懂科学、进行科学研究,对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所以传统IQ测试只是从语言、逻辑数学两项着手。如果以这种测试来断定一个孩子智力的高下,将会严重限制孩子的教育和发展。
    把“intelligence”(智能)这一不可数名词当作复数来用,加德纳教授说他可能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人。因为他认为智能是一系列的能力,而不是单一的智慧。1983年,加德纳教授提出人类具有七种智能,经过探索已证实的有八又二分之一种。他觉得人的智能还不止八种九种,希望大家共同发展和完善它。所以他当时用的是“multiple”,称多元智能,而不是“七种智能”。
    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能的潜力,但一些人可能只有三种比较突出,其余的比较弱一些;另一些人可能八种都平均发展。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智能组合,和别人不一样,按照各自的倾向、所处文化的偏好,把这些智能动员起来、引发出来、连接起来。多元智能理论是对人类认知丰富性的很好说明,承认并重视这些差异,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更个性化地对待学生,我们的教育才会更加有效。

记  者:多元智能理论把人的智能分为八种,是根据什么划分的呢?
张开冰:加德纳教授在研究、判断一项智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智能时,基本上按照8个准则。一是根据脑伤后的分离现象研究。在过去的28年中,加德纳教授几乎每天上午到波士顿大学医院失语研究中心,研究脑受伤的成人病人;下午回到哈佛教育研究院的办公室,研究“零点项目”中的资优儿童和正常儿童,特别是他们的艺术才能。加德纳教授从发展心理学进入到了神经心理学的研究,通过跟这些脑伤病人的接触分析和不断的临床试验,他觉得大脑不同的区域可能对不同的智能是单独控制的。因为有一些人脑部受伤后一些智能就不见了,比如正常右手写字的人,左脑受伤以后会影响到语言能力,可能使语言能力消失或减退。
    二是根据对人类进化的研究。今天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比如住在荒野岭里的部落居民,他的空间智能特别强,再大一片丛林他也肯定找得到家。人类智能的发展是受环境影响的,社会进步、人类进化以后一些智能也许就衰退了。
    前面这两点主要是生物科学方面的研究。

    第三个准则是可以明确指认出来的一项或一套操作过程可能是一种独立的“智能”,在每个智能下面又有一些副智能,或者叫做“sub-intelligence“。比如语言智能,分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某些作家写文章特别好,文笔流畅,但让他演讲就不一定行。

    第四个准则是符号系统下编码的感受性。我们现有的这些符号是非自然的,比如音乐、数学符号,不可能先有一个符号然后再有智能,而是人们有这种需要了,才去发明、创造这个符号。我们有数学的概念了,有实际需要,才去创造数字1,2,3,4,5等等这些符号出来。以上是从逻辑分析的角度来研究和推断的。  
    第五,从发展心理学来看,智能有其显著的发展历史。遵循某一路径去发展就可能会成为某一类的专家。
    第六,是通过研究一些白痴专家、神童和其他特殊能力的人的存在来推断。比如,很多自闭症的孩子可能在音乐、绘画、数学等方面特别敏感,但人际关系完全不行,无法了解正常的 social code(社交行为规范)。
    第七,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一项活动不会影响另一项活动的进行,有人可以一边找路一边说话,人们不会因为要找路就讲不成话,或是讲话就不能找路;但一边讲话、一边构思编故事,可能就会有冲突。因为构想小说与口语表达属于同一种智能,而找路是空间能力,跟语言是两种智能,可以同时进行。
    第八,是心理测验结果的论点支持,像情商EQ。
    所以,加德纳教授说他每一种智能的提出都有科学理论的支持、有临床数据的支持。他这几年又提出了其它智能的存在,如存在智能、宗教智能、道德智能。宗教智能和道德智能还在探索和发展中,存在智能是指在宇宙间给自己定位的能力,以及与存在问题相关的能力,比如在寻找生命的重要性、对死亡的意义、身体和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或爱一个人,或全身心地沉浸在艺术领域之内等种种深奥的经验中,给自己定位的一种能力。对于存在智能,Howard Gardner觉得证据还不是最完全、最充分的,所以只把它当作1/2种,而不是第九种。这就是一个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对学问的追求。
    加德纳教授相信智能的数目一定会增加,而且智能之间的界限也会被重新划分。

记  者:多元智能理论和您刚刚提到的“零点项目”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张开冰:MI理论的提出跟“零点项目”的关系特别密切。“零点项目”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项目。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美国和前苏联的科技、军事竞争。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卫星上天。美国人晚了3个月。这件事情使美国人开始检讨教育的问题。往后的10年时间,美国人都在讨论是科学技术教育出问题还是教育系统出问题。结果,许多专家发现,美国的科学教育很先进,但艺术教育比较落后,50年代和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前苏联的文学、艺术特别发达,美国基本给人没有文化的感觉,(美国)好不容易找了几个文学家、艺术家,一查族谱,还是俄国人。
     1967年,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成立了“零点项目”(Project Zero)。为什么用“zero”?“零”代表美国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是一个空白,从零开始,一定能战胜苏联。勇于发现错误不足,知错就改,这点精神很好。”零点项目”一直研究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怎样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加德纳教授渐渐成为“零点项目”的灵魂人物。
    在1983年出版《智能的架构》之前,加德纳教授已经出版了一些以“Mind”(智能) 为题的书。《智能的架构》标志多元智能的理论的创立。在书中,他提出智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是在各个文化背景中创作该文化所重视的作品的一个能力。”
     加德纳教授一直都在丰富他的理论。2000年,他在《再建多元智能》中进一步指出,智能是“一种去处理讯息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环境之下,会被引发去解决问题或是创作该文化所重视的一个作品。”加上了一个“被引发”的概念,给“智能”赋予了一个新的内容。

记  者:目前,多元智能理论在美国中小学中的推行、实践情况怎么样呢?
张开冰: 在美国很多教育理论可能热上几年就过去了。加德纳教授自己都没想到MI理论在教育界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许多学校都把它当作设计教育方案的主导理论和思想。
    在“零点项目”之下,有一个多元智能理论学校计划,叫做School Us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SUMIT),一些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的学校叫SUMIT schools。SUMIT对美国41所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至少3年以上的学校做了一个统计,证明由于把MI理论应用到教学中,78%的学校在标准化测验分数上有明显进步,另有78%的学校称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成绩进步了,80%的学校家长因为学校应用了多元智能理论而对学校的活动有更多的参与,81%的学校学生的行为纪律有进步,大部分的学校都承认这些进步是由MI理论实践带来的。

记  者:多元智能理论不仅科学性强,而且教育、教学实践效果显著。实践多元智能理论,对于一所学校,具体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该怎么操作呢?
张开冰: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和体验。加德纳教授一直强调学校和教育机构应有它自身的教育目标,MI理论是可以帮助我们达到目标的工具。
    MI学校里最好有三种人: 学生能力评估者、学生课程代理人、学校/社区代理人,运用与传统截然不同的评估方式真正了解孩子的能力,从孩子的真正需要出发设计课程,包括选修课程,来满足所有学生挖掘他的潜力的需要,同时,带领孩子走出课堂,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当然这是理想中的学校,真正做到、做好不容易,但我们可以尽量往这方面努力。
    教学中尽量提供丰富的、有意义的选修课,重视艺术教育,让不同智能组合的孩子可以有一些针对性的选择;教育中采用不同的评估学生学习和进步成长的方式,应在中性、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评估,以观察和了解为主,重视学生个人学习档案的建立等等。各个实践MI理论的学校之间,加强合作,创造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换意见的机会,互相交流学习。并有效地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教与学,把教室拓展到社区,带孩子到博物馆,提倡到真正的生活里面去学习。应该注意的是, MI理论是被用来培养学生高品质的一种工具和方法,而不是学校全部的办学目的。
    每个孩子智能的侧重点不同,所用的方式会不同。作为教师,应该特别注重对孩子的个别化的了解。传统意义上,一个好动的孩子,上课不专心,功课不好,考试成绩也不高,往往被视为差生,没有出息。事实上,我们是有办法让他对课堂教学感兴趣的。好动的孩子肢体运动智能一般比较发达,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他动手操作或表演,比如语文课上让他扮演一个角色,他会非常合作、记得也更快。鼓励并给孩子机会,让他把专长表现出来的时候,他就有了自信和成就感,愉悦和骄傲会使他对这个课堂、这门课有了兴趣。

记  者:现在人们坚信教育对民族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深远。我们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基本全面铺开、逐步深入。您觉得我们在教育改革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张开冰: 教育的目的是发挥人的潜力并使之得到社会的认同。教师要去发现孩子的智能潜能,并且教他们如何把智能开发出来、运用好,因为拥有某项智能并不等于就会运用这项智能。教育的方法要充分利用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一项教育改革要取得成功应该具备几个要素:评估、课程设计、教师培训和社区参与,四个方面都非常重要,教师培训又尤其关键。
    其实,美国也在搞教育改革,不一样的是,美国的教材本来就是放开的,课程设置比较有自主性。从根本上说,我们的老师要明白他们是在教学生,而不是在教书!

记  者:教书-教学生,有质的差别?
张开冰:这是一个基本观念问题。以教书为主导思想,教师想的更多的是教什么书、怎么让学生把书的内容熟练。只有时刻想着是在教学生,才能更科学、更人性地对待我们的教育对象-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好比是一颗不同果树的种子,但是我们经常希望用单一的方法去培养。当律师很赚钱、当医生很高尚,就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是律师、都是医生,他这方面的智能是不是长项?他有没有这方面的特长?我们往往忽略了他的个性。就像我们把橘子、葡萄、桃子都按种苹果的方法去种,因为苹果价钱高,就让他长成苹果,这是不可能的!他本来长大以后会是很好的桃子,可是因为我们没有按种桃子的方法种,结果他的桃子结不好,苹果也结不出来。通过评估,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掌握种桃子和种苹果的方法有所不同,这一点很重要。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教育必须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

记  者: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世界顶级大学,在学术领域和人才培养方面世界领先,对美国社会和美国政府思想、内外政策都有重要的影响。哈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应该对我们的教育改革有相当的启示。您能给我们谈一些切身的体会吗?
张开冰:古语有“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在哈佛,很多老师不是在做“满堂灌”式的讲课,而只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目的不在于找到“标准答案”,而是启发学生把他的想法表达出来,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哈佛提倡的是各种不同文化的交融,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历、不同特长的学生融合在一起,通过交流产生一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一个班级里,不同背景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经常会有迥然不同的理解和反应,这种思想的撞击,往往是有创意学习的最好环境。了解到不同的人、不同的经验,会有这么不同的思考角度,你就会去反省,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才能够做到比较全面地了解和分析问题。我觉得自己在哈佛最大的收获就是peer influence(同辈影响),当意识到你的同班同学可以如此优秀,自己会感觉挺震撼的。接下来当然是想如何迎头赶上,取长补短。如果一个集体里,都是同一背景的人,大家所受教育的模式基本上一致,就较难有深刻的思想撞击。

记  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为我们提供如此大量的、极其有价值的信息、理论和思想。希望您和中国多元智能教育协会,能更多地给大陆的老师、学校以具体的指导。
张开冰:学校是真正的实践者,我们将非常乐意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和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和困难,共同研究和完善多元智能的理论和实践。

记者简介:赵丽泓(中国人民大学大众传媒学硕士,先后担任《TRADELINK》、《中国质量认证》、《时代财富》的报纸刊的编辑部、记者部主任和主编。组织编纂《中国质量法制论坛》)。

2009 版权所有 梅州市莲新幼儿园

Copyright 2009 LianXi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9054200号